創瘍科普
首頁 >> 創瘍科普
現場急救與后送
發布日期: 2012-09-14 11:04:45
疾病簡介
一、及時阻斷致傷源
?。ㄒ唬崃齻?br />
1. 盡快撲滅火焰脫去燃燒或沸液浸漬的衣物。如用水澆、迅速臥倒、慢慢滾動,壓滅火焰;或用身邊不易燃燒的材料如毯子、大衣、棉被等(沾水更好)覆蓋在著火處,阻斷空氣滅火
2. 迅速將傷員搬離現場,如有一氧化碳中毒,需要置通風處。
?。ǘ┗瘜W燒傷
1. 立即脫去被化學物質浸漬的衣物,迅速脫離現場。
2. 立即用大量清潔冷水沖洗10分鐘以上,使化學制劑沖掉或稀釋,減輕繼續損傷,禁忌為尋找中和劑延誤時間。
3. 頭面部化學燒傷應注意眼、角膜的沖洗及口腔、鼻腔和耳道的損傷。
?。ㄈ╇姛齻?nbsp; 立即切斷電源,撲滅著火衣物,禁忌未切斷電源直接接觸傷員致急救人員電傷。
?。ㄋ模┓派錈齻?nbsp; 如全身有大量β射線的灰塵者,應先用水洗消。
二、現場急救處理
1. 首先檢查有無危及傷員生命的體征,如大出血、窒息、顱腦損傷、開放性氣胸、中毒或心跳呼吸停止等,應根據傷情行現場緊急處理,如心臟按壓、人工呼吸、結扎或壓迫止血、骨折制動等。
2. 判斷傷情估計燒傷面積、深度、吸入性損傷以及合并傷等,決定如何后送。
3. 鎮靜止痛 可口服止痛片,曲馬多、克洛曲,重度燒傷可靜脈緩慢注射哌替啶丁或杜非合劑半量,有吸入性損傷未進行氣管切開者慎用。
4. 保持氣道通暢 必要時急行氣管切開,吸氧。
5. 創面處理 宜保護創面,避免進一步損傷和污染,如用清潔床單、衣物等覆蓋創面,對中小面積燒傷可用冷水立即浸泡,以減輕疼痛及創面繼續加深。
6. 創面禁忌涂擦任何藥物,如紅汞、龍膽紫和各類油性藥膏,以避免貽誤診斷,特別燒傷面積>20%者尤為重要。
7.對燒傷面積超過30%(兒童減半),離醫院較遠,超過4小時不能送到者,現場要口服鹽溶液或開放靜脈補充鹽水或平衡鹽溶液。
8.做好處理記錄。
三、后送
中小面積燒傷宜在當地創造條件進行門診或住院治療,大面積燒傷如當地無條件治療需后送。
1.后送的時間 后送時間與救治預后關系重大,距傷后時間愈短,防治休克的措施愈早對預后愈好。燒傷面積在30%~50%者宜在傷后4小時內送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正規醫療;燒傷面積51%~70%傷員宜在傷后3小時內到達有條件的醫院接受正規治療;燒傷面積在71%~100%者宜在2小時內到達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正規治療;如果有條件的醫院路程遠,數小時內不能送達時,宜在當地先行輸液,待休克平穩后再考慮轉運。
2. 運輸工具 選擇速度快又平穩的交通工具,直升飛機、火車、汽車或擔架等。
3.運輸體位為避免體位性休克,腦貧血,如飛機起落時,頭在后足在前,或橫臥位。
4.途中注意事項
(1)路途中超過4小時者,一定開放靜脈補充液體。
(2)冬季保溫,夏季防暑。
(3)保持呼吸道通暢。
(4)骨折部位行固定。
(5)記好病情記錄。
(6)在24小時內到達者,可不給抗生素和tat注射。